文以载道,打造文旅产业的“核心竞争力”近年来,国家推出“旅游+”战略、全域旅游战略,使旅游政策红利加快释放;随着创意经济的崛起,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含人文内涵、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,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。文化消费在中国市场正展现出极大的想象空间,无论是创业机会,还是文娱、文旅产业投资,都是一片蓝海,新文旅正是在这一时代背影下应运而生。 整合中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资源的相关资源,从文化旅游、教育、科创、医康养、地产、设计工程六大业务领域入手,通过科技研发、成果转化、商业模式重构等多种方式引领产业创新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成为产业创新的服务者、投资运营者及区域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,构建一种集“教育研学、文化康养、文娱拓展、休闲旅游、商业融合”为一体的新的产业模式。 政策红利也是文旅产业向上的有力推手。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》曾提出,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、质量、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。在地方上,多个旅游省市出台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方案,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,促进了产业的发展。 然而,在推进产业发展进程中,各地雷同的文化景观和发展思维严重损害了旅游业的整体价值。为了加快培育文化旅游领军旗舰,需要另辟蹊径——全力打造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品牌,不仅要吸引大量的城市和区域的人群前来消费,也要吸引众多的商家和投资者来进驻,同时整合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促成多样化业态的刺激,汇集出文旅规模效益的聚集,形成一个多方位的、多层次的、多维度的产业综合体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,发挥资源效益最大化,释放文化旅游产业红利,推动产业高质量的发展。 实际上,文旅行业推进过程中从来离不开资本的身影。前有丰盛、驴妈妈等传统文旅企业加码抢滩登陆,后有万达、恒大、华侨城等房企展开布局。燕园文旅作为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属校企(北大资产是经国务院批准,由北京大学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),依托于北大资产的雄厚资金实力,推动差异化发展,将教育资源、科研成果、民族文化与旅游主体、客源地文化、客体等在区域项目落地,不断拓展衍生产品链,增强产业链支撑,拓展产业面,催生带有燕园标签的产业,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发展的追求。
开放性是文化的天然特征,亦是旅游的天然属性。走进新时代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肇始于文化复兴。用旅游的创意促进文化创新,用旅游的思维推动文化传播。燕园文旅游秉承“与时代同行、与智者创享”的发展理念,始终以“产业持续发展为基础、企业绿色运营为主体、市场经济创新为导向”,开创中国文旅事业新篇章。 下一篇长春卫视采访
|